2023-01-18 11:05:41 来源 : 新华网
(相关资料图)
新华网北京1月17日电(赵秋玥)1月17日,由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组织编制的《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22年度报告》正式发布。本年度报告共包含“北极地区冰雪与植被变化”和“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及复种与灌溉的贡献”两个专题。
从科技部当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报告编制过程中,国家遥感中心联合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广泛征集选题、专家提供专业化建议以及公开招标,最终遴选出由中山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牵头,联合武汉大学、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南京大学等国内优势科技力量共同编制报告。报告注重吸收国家科技计划和相关部门的研究成果,综合利用多源遥感数据,采用长时序、高精度的监测方法,使用数据挖掘和并行计算技术,按照卫星数据收集-数据产品生产-产品精度检验-报告编制完善的流程,保证报告的严谨完整。
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主任、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编委会主任赵静介绍说,“北极地区冰雪与植被变化”是年度报告“冰冻圈”专题序列的拓展和延伸。近20年来,由于全球增温及北极“放大效应”的影响,北极冰雪与植被正在发生快速变化,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风向标。综合利用风云三号等多源遥感数据,监测了北极海冰、格陵兰冰盖和北极陆地植被,分析了其时空格局及变化特征,评估了大气、海洋和人类活动等要素的影响,可为开展北极环境变化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北极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及复种与灌溉的贡献”专题在连续8年开展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分析的基础上,应用遥感手段对2021—2022年全球农业气象条件、全球粮食主产区粮油作物种植与胁迫状况进行了独立监测,预测了2022年全球大宗粮油作物产量、供应形势和进出口形势,分析了极端天气和区域性突发事件对粮食生产和供应形势的影响;进一步结合复种和灌溉耕地分布数据,评估了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复种和灌溉对粮食产量的贡献及其对粮食稳产增产的作用,可为增强全球粮食信息透明度、应对全球粮食安全挑战、实现联合国零饥饿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科学的信息支撑。
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工作顾问组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周成虎表示,遥感技术相当于在卫星上安装了“天眼”,可以宏观、动态、客观地对地表实施动态监测,通过多元遥感数据和地表数据结合,为人类应对全球环境变化做出贡献。
赵静表示,“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是中国深入参与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和生态环境治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将长期、持续地开展下去。今后,年度报告工作将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强化遥感科技高水平供给,并通过国际合作机制平台,积极拓展地球观测科学研究与合作交流的广度与深度,以全球视野进一步推进年度报告工作,助力形成世界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公共产品和解决方案。
2022年度报告和相关数据集产品均面向社会公开发布,并提供在线免费共享服务,可登陆国家遥感中心门户网站、国家综合地球观测数据共享平台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