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6 17:16:08 来源 : 北京商报
7月13日,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拟中选结果公示》,第七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拟中选结果出炉,其中东阳光药对“流感神药”奥司他韦(规格75mg)报出了0.99元/片的价格。对比该规格13.01元的最高有效申报价,降幅高达92%。作为拳头产品,东阳光药的奥司他韦曾创下年销售额达60亿元的神话。在奥司他韦品类,东阳光药也一度占据国内90%的市场份额。
不过,随着民众防护意识的增强导致流感发病率下降,东阳光药的奥司他韦销量剧减。东阳光药2020-2021年营收连续下降逾60%,2021年迎来历史首亏。另外,近年来国内约10家药企的奥司他韦产品相继获批上市,东阳光药的市场份额随之被不断侵蚀。在集采和市场竞争双杀下,东阳光药能“断臂自救”吗?
拳头产品报出“地板价”
“太狠了”,业内人士在听闻奥司他韦胶囊最低报价0.99元/片时发出如此感慨。此次国家第七批集采共60种药品采购成功,拟平均降价48%。相较前几次集采,48%的幅度相对温和,但具体到药品品类,业内也不禁直呼“好卷”。
奥司他韦是此次备受关注的品种,共有三个规格在采购名单中,分别是30mg、45mg、75mg,最高有效申报价分别为6.45元、8.8元、13.01元。据悉,奥司他韦胶囊共超过10家企业竞标,最终中标企业包括东阳光药、华海药业、科伦药业以及石药集团等,其中东阳光药的报价最低,为0.99元/片,降幅高达92%,远低于第二位科伦药业1.496元/片的报价。
作为抗流感药物中的一款经典药物,奥司他韦被称为“流感药物之王”。多年来,东阳光药在奥司他韦市场竞争中一家独大。自2013年以来,东阳光药旗下的奥司他韦产品“可威”牢牢占据国内近九成的市场份额。同时,奥司他韦也是东阳光药的拳头产品。2019年,东阳光药的总体营收为62.24亿元,其中磷酸奥司他韦颗粒销售额约43亿元;磷酸奥司他韦胶囊销售额超16亿元;上述两个产品合计贡献近60亿元的销售额。
针对此次集采药价下降带来的影响等问题,北京商报记者联系了东阳光药方面,但截至发稿未收到任何回复。
海南博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邓之东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报出如此低价也是东阳光药的一个市场策略,通过价格优势稳住市场主导权,保住市场份额。此外,传统的药品销售模式中,销售费用占了总成本中的绝大部分,纳入带量集采后,药企销售成本直线下降。东阳光药拥有绝对的市场份额和生产优势,带量采购带来的批量生产能更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销售成本和生产成本的大幅下降,东阳光药报出如此低价就不足为奇了。
业绩两连降
在此次集采前,东阳光药的奥司他韦市场规模已经开始萎缩。拳头产品的销量下降让公司整体业绩承压,除2020-2021年连续两年营收下降外,2021年更是出现了历史首亏。
过去的2020-2021年,国内人口流动降低,流感处于低流行状态,奥司他韦销量出现大幅下跌。2020年,东阳光药奥司他韦销售额大幅下滑至20.68亿元;2021年销售额仅有5.55亿元,同比下滑七成,销售额已不及2019年的1/10。
受拳头产品销量影响,东阳光药2020年的营收同比下滑六成至23.48亿元;净利也同比下滑近六成至8.39亿元;2021年,东阳光药营收同比下滑61.08%至9.41亿元,亏损5.88亿元,由盈转亏。
从整体市场来看,奥司他韦的市场规模也在萎缩。中康数据显示,2021年,奥司他韦品类在药品零售市场和等级医院的销售额较2020年同比分别下降71.77%和54.95%。
除了整体市场规模萎缩之外,竞争对手正不断冲击东阳光药的市场份额。近两年,国产磷酸奥司他韦胶囊迎来上市井喷期,目前已获批的国内药企包括齐鲁制药、石药集团、科伦药业、成都倍特药业、博瑞医药、上药中西制药等。
有业内人士认为,企业参加集采意在“以价换量”,通过降价进入集采后,有助于拓展医院市场,但奥司他韦属于季节性流感药物,需求量随流感流行变动。在流感不流行时,医院进货动力可能就没那么强烈。企业一旦入围集采的话,最后在医院端实现的销售额能否弥补降价后出现的收入下滑仍是未知。
biotech创新药医学顾问曹博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不论是对于东阳光药还是对于其他企业,创新始终是一家医药公司能够持续维持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是唯一的一条区别于其他公司或者产品的一个方向。因此,东阳光药应该借着以前在各自管线的布局,积极地寻找一些外部合作的机会,在联合治疗上有一定的创新性,才能使自己的产品和公司立于不败之地。(姚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