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1 01:23:19 来源 : 个人图书馆-奇阶读史
我们回到刘邦跟萧何的故事上来。
(相关资料图)
萧何光着脚来到刘邦面前谢罪,刘邦耍起了无赖腔:
“罢了罢了!相国为民众请求上林苑的田地,我不答应,就是证明我不过是桀、纣那样的君主,而你则是个贤相。我所以把你用镣铐拘禁起来,是想让百姓们知道我是个暴君!”
刘邦的无赖腔也算是他对萧相国的认错,虽然是用一种非常不认真的方式来表达。
这一场长达数年的君相之争终于告一个段落,萧何平安了!
然而从后来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传承过程中,君权和相权一直在争执中。
在几十年后刘邦的曾孙汉武帝刘彻当政的时候,君权和相权发生激烈碰撞,汉武帝在位期间的13位丞相,有4个自杀,3个被杀,超过了一半的人死于非命。
即便剩下的6个,没有死于横祸,但真正能够得到善终的,也就那一二个。
因为在汉武帝看来,只要是有威胁到他权力,或者阻挡着他雄才大略施展的人,都会毫不犹豫地进行清除。
而丞相是百官之首,跟皇帝的接触最多,对皇权的威胁也最大,所以汉武帝毫不留情的用君权碾压相权,直到他得到对他完全服服帖帖的丞相。
汉朝以后的朝代,君主仍是防备丞相,采用分解、虚置等方法,使相权无法再对皇权构成威胁。
到明朝朱元璋的时候,他竟然把丞相这一职务给废除了,后来,建文帝当政的时候,朝廷里面增设了一个资政机构,名叫内阁,内阁的权力不断扩大,到嘉靖年间,夏言、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执掌内阁的时候,内阁首辅地位赫然为真正的丞相,但他们却没有批红权,必须与宦官合作,才能执掌大政。
所以,我们看见,汉初丞相的权威已在滚滚历史长河当中彻底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