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要闻 国内 产业 财经 滚动 理财 股票

来自千年建筑中的防火智慧

2023-08-20 21:35:42 来源 : 百度新闻

塔是中国古代一种佛教建筑形式,早在东汉永平年间(公元58年—75年)随着佛教的兴起由印度传入我国,又受到我国传统文化和亭、台、楼、阁等建筑形式的影响而演变成了中国塔的独特建筑风格。

开始时多为木塔,由于频繁毁于火灾,僧侣和工匠们开始选用耐火而又紧固的砖、石等作为建塔材料。虽然中国传统建筑素来对石料的使用有所抑制,但因为石材的性质非常适合建造纪念性的高塔,因而石塔、砖塔应运而生且数量巨多。

隋代,虔信佛教的隋文帝杨坚在全国各州大规模建寺造塔共计113座,分三次建造完成,但唯一留存至今、未曾被毁的隋代佛塔仅剩山东历城的四门塔。


(相关资料图)

四门塔建于隋朝后期,是为供奉隋文帝敕赐齐州神通寺的舍利而建的一座舍利塔,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是中国现存唯一的隋代石塔,也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单层亭阁式石塔。

四门塔(资料图)

四门塔总高15.04米,由塔基、塔身、塔檐和宝顶组成,呈平面四方形,四面各开辟一个拱门,故俗称“四门塔”。

塔身通体由当地产出的大块青石砌成,塔顶拱板上刻有“大业七年(611年)造”题记。除塔刹部份略有装饰外,塔的其它部份无明显的装饰,整个形体浑厚、古朴又简洁。

四门塔(资料图)

塔顶用23行青石板层层收缩迭筑而成,构成4角攒尖锥形屋顶,顶端由露盘、山花蕉叶、覆钵、相轮、宝珠等构成整个塔刹,也均为石刻,塔檐则用石块叠涩出五层。

四门塔塔顶(资料图)

塔室中心有一石砌方形塔心柱,四面各有石佛像一尊。顶部用16根三角形石梁搭接于塔心柱与塔外墙之上,上置石拱板以支撑上层屋顶。

四门塔(资料图)

四门塔为中国早期石质建筑之典范,有“中国第一石塔”“华夏第一石塔”之美名,颇有中国汉代建筑之遗风,对于研究中国佛教历史和古代建筑有着较高价值,得益于石材良好的防火功能而完好保存至今,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珍贵遗产之一。

1936年6月,我国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对四门塔进行实地考察,并将四门塔写入《中国建筑史》。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资料:

[1]李采芹.中国消防通史.上卷第四章,2002年

[2]姜继兴.四门塔的历史.城乡建设,2005年(12)

[3]曹玉山 殷迎.济南古塔猎奇.走向世界,1999年(03)

原标题:《来自千年建筑中的防火智慧》

关键词:
相关文章

最近更新
精彩推送
房贷断供之后 2023-08-20 21:26:58
怎么在pdf上画圈标注 2023-08-20 21:2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