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4 08:00:37 来源 : 华说的经济学世界
图片来自网络
一如市场的预期,“央妈”降息了。
【资料图】
昨天,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3年6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55%,5年期以上LPR为4.2%,均较前值下行10个基点。这是自去年8月以来首次下调。
图片来自网络
之所以说在市场预期之内,是因为央行此前的动作已经传达了明确的讯息。6月13日,央行公开市场业务交易公告显示,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20亿元逆回购操作,期限为7天,中标利率1.90%,下降10个基点,为今年首次“降息”。同一天,央行公布的各期限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自6月13日起,隔夜、7天期、1个月SLF利率分别为2.75%、2.90%、3.25%,均较前值下降10个基点。6月15日,央行将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下调10个基点。在这其中, MLF与LPR密切相关,因为前者是后者的基石。MLF是央行向银行提供借款的利率,LPR则是银行向客户提供贷款时的参考利率,其是在MLF利率基础上加点形成的。按照政策设计,包括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在内的18家银行每月根据MLF等市场利率报出LPR,去掉最高值和最低之后形成的价格就是每月公布的LPR利率。LPR报价出来后,各银行再根据自身的资金成本等因素,在LPR基础上加点形成面向客户的贷款利率。这是说,MLF利率的变动,会传导至LPR利率,并最终影响贷款利率。
贷款利率也并非是想降就能够降的。此番贷款利率得以降低,是建立在前期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之上的,那便是,存款利率的下调。6月8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六家国有银行对外发布公告,下调存款挂牌利率。其中,活期存款利率从此前的0.25%下调至0.2%,2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调10个基点至2.05%,3年期定存利率下调15个基点至2.45%,5年定期存款利率下调15个基点至2.5%。紧随六大行的步伐,6月12日,包括招商银行、平安银行、中信银行等在内11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也对外宣布,下调了存款挂牌利率。其中,活期存款利率下调至0.2%,与国有六大行持平;三个月、六个月、一年、二年、三年、五年期定期存款,除招商银行与六大行利率保持一致之外,其他股份制银行利率均略高于六大银行。譬如说恒丰银行、渤海银行,两家银行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2年期、3年期、5年期利率分别为2.3%、2.8%、2.8%。浙商银行整存整取定期存款2年期、3年期、5年期利率分别为2.3%、2.75%、2.8%。
银行是资金的中介,不是资金的最终使用者。它吸收存款,出借贷款,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的利差,是其生存之本。因此,存款利率划定着一条底线,决定着贷款利率调整的空间。存款利率的下调,叠加政策利率调降(MLF利率下调),降低了银行的负债成本,从而为贷款利率的下行打开了空间。这是此番LPR利率下调的内在逻辑所在。
与西方各国通胀高企之下拼命加息不同,这一两年来国内的贷款利率一直处于下行通道之中,为什么此番又要“降息”?无他,整体经济低迷不振也。用官方的话说,是“经济复苏势头放缓”。降息,一面意味着消费的成本下降了,一面是借钱投资的成本下降了,有助于刺激消费和投资,促进经济增长。此其意图之所在也。
每逢降息,舆论场上讨论最热烈的,便是“房贷”利息会少还多少。但对存量客户而言,这其实是一个伪问题。因为一般而言,其与银行签订的贷款合同大抵约定为一年一调整,这意味着存量客户要等到明年一月份才会按照新利率执行。而且这是假定未来几个月LPR利率按兵不动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的。如果此后几个月尤其是今年12月5年期以上LPR利率回升至为4.3%,则存量客户根本无从享受这一待遇。
当然,对于想要买房的新客户来说,是可以享受到最新利率的。降息前,首套房贷利率为4.1%,二套房贷利率为4.9%,降息后将分别降至4%、4.8%。以100万商贷30年等额本息还款测算,按照首套房4.1%的利率测算,月供为4831.98元,累计利息73.95万元;如果按照降息后的4%,月供降至4774.15元,累积利息为71.87万元,月供和累积利息分别减少约58元、2.1万元。
每月少还58元,30年少还2.1万元,很难想象这能激发人们的购房欲望,进而提振房地产市场。借用网络的常用句式:“我是缺每月58元吗?”是的,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问题,不在于房贷利率的高低,而在于管制丛生。从“三道红线”到“五档管理”,从限贷、限购到限价、限售,从新房市场到二手房市场,管制如影随行,无处不在。房地产市场的死气活样,皆拜管制所赐也。又因为“房地产业规模大、链条长、牵涉面广,在国民经济中,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金融机构贷款总额中都占有相当高的份额,对于经济金融稳定和风险防范具有重要的系统性影响。”房地产市场的疲态,拖累了整个经济。
政府与市场,一个是看得见的“有形之手”,一个是看不见的“无形之手”。从经济学上说,这两者实属一类,即是制度安排或者合约安排,用以约束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政府是一种合约安排,市场也是一种合约安排。为什么这两者会同时出现在人类社会?回答是,某些事,某些情,由政府处理成本或者费用较低;而另一些事,另一些情,由市场处理成本或者费用较低。因此,经济学不反对有形之手的存在。经济学反对的是,是明明应该由市场处理的事项,有形之手以这样或者那样的理由无端干预。为什么经济发展要更多地交给无形之手指挥?其实说过N遍了,这里再重复一次罢。理论的要点其实只在一点:在所有决定竞争胜负的经济活动中,唯有市价决定胜负的竞争准则不会带来租值消散。因为在市场上,要获取他人的物品,你首先要有产出,对社会有贡献,才可以在市场通过市价交换。以贡献交换贡献,是不会有租值消散的。因此,以市价决定胜负的经济活动多一些,扩大一些,经济便会有可观的增长。
2023年6月21日
《经济学看历史——封建·钱荒·小农经济》(华说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3)全网销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