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要闻 国内 产业 财经 滚动 理财 股票

每日热议!2022年山东省新型城镇化量质齐升,智慧绿色均衡双向发展全面起势

2023-04-20 14:59:25 来源 : 中国发展网

2022年,山东省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规划、三年行动方案和2022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智慧、绿色、均衡、双向城镇化,新型城镇化质量持续提升。全省城镇人口达到6559.48万人,仅次于广东,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4.54%,同比增长0.6个百分点,快于全国0.1个百分点,济南、青岛、淄博、东营、威海等5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70%。

人口市民化稳中提质

继续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全面落实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推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居住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加快覆盖全部常住人口,争取中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资金20.5亿元,下达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306亿元,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51.35%。


【资料图】

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连续出台应对疫情援企稳岗13条、稳岗位提技能防失业10条等措施,接续开展“春暖行动”“春风行动”企业用工保障服务等专项行动,开展农民工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30万人次,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0.2万人,连续七年保持在120万人以上。

保障随迁子女就学权益。增加城镇教育资源供给,新建改扩建中小学295所、幼儿园412所;随迁子女累计在校生达到120.84万人,其中在公办学校或通过政府购买学位保障的达到96.09%,同比提高4.16个百分点。

提高医疗养老服务水平。全面构建起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大通道,全省开通住院联网结算医疗机构4137家,普通门诊省内和跨省联网结算医疗机构达到5808家。持续开展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清查整治专项行动,全省配建街道综合养老服务机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及养老服务站1.03万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达标率达到100%;新建护理型床位3.7万张,总数达到28.8万张、占比提高到67%。

提高社会救助能力。健全9类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全省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899元、721元,提高10%、14%;提高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保障水平,平均保障标准由2018年的每人每月92元、97元分别提高到2022年的178元和158元,增长93.5%、62.9%。

智慧城镇化扩面增效

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贯穿城镇化全过程,加大城镇通信网络、基础算力、智能终端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健全智慧服务体系,推动城乡智慧协同。

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施5G“百城万站”深度覆盖行动,累计开通5G基站超过16.2万个,城市(县城)城区、乡镇镇区和省内海岸线实现5G网络全覆盖;稳妥有序推动物联网终端部署,全省共建成NB-IoT基站4.07万个,实现县级以上主城区全覆盖。

加快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启动新型智慧城市细分领域标准提升工程,公布智慧景区、智慧停车场等12项省级标准,加速构建平台统一、系统集成、应用多样的城市大脑体系;千兆城市达到12个,居全国第二位;围绕“优政、惠民、兴业、强基”四大领域,累计打造7000余个智慧化应用场景。

加快建设智慧便民社区。印发实施意见,制定基础型、成长型、标杆型智慧社区建设指标,9个智慧社区(村居)入选全省基层治理实验点;4市入选第二批全国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新确定5个省级第二批试点;试点城市建设生活圈180个,覆盖社区243个,服务居民397万余人,圈内居民平均满意度95.78%。

绿色城镇化提档升级

落实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任务,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纳入城镇化整体布局,加快建设绿色低碳、人文魅力城市。

推进城市更新。在14个市、14个片区开展省级城市更新试点,设区市全部启动城市体检评估;全省棚户区改造新开工7.75万套,开工率101.5%,基本建成26.2万套,基本建成率286.4%;改造老旧小区3892个、68.02万户,完成率101.5%,任务量、开工量均居全国首位;1592个社区创建成为首批省级绿色社区;改造燃气老化管道813.7公里,灰口铸铁管、30年以上、建(构)筑物占压管道基本清零。

建设绿色低碳城市。加快推进城市排水“两个清零、一个提标”,完成城市建成区市政雨污合流管网改造2022公里;新增海绵城市205.63平方公里,新增城市绿道680公里,新增老城区口袋公园304个;全省建成节能建筑1.8亿平方米、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1.13亿平方米;12个城市获评全国绿色出行创建考核评价达标城市,数量全国最多;设区市城区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设施覆盖率达到93%,焚烧处理率达到92%以上。

建设人文魅力城市。公布第六批省级文保单位257处,勘定公布22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20座历史文化名城、60片历史文化街区全部完成保护规划编制,全省历史建筑达2046处;建成文明实践基地5000余个,拓展建设文明实践家庭站9.4万余个。

均衡城镇化一体推进

统筹区域、城乡发展,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全省形成2个特大城市、10个大城市、9个中等城市、73个小城市(县城)、1072个建制镇协调发展格局。

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深入实施《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城市群为主体,加快都市圈同城化,形成区域竞争新优势,济南、青岛都市圈范围获国家批复,都市圈发展规划均已形成成果;印发《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建设实施方案》,组织开展滕州邹城一体化发展引领区建设实施方案编制。

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县城城镇化建设若干措施,信贷支持县城补短板强弱项签约项目500多个,授信额度突破2200多亿元,诸城、桓台、寿光典型做法在央视“走进县城看发展”中播出;实施小城镇创新提升行动,选择100个左右镇分类开展试点;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清理虚假虚拟“特色小镇”465个,确定93个特色小镇纳入省级清单实行统一管理。

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印发《山东省城镇设施向农村延伸导则》,启动实施农村基础设施网行动计划。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新建规模化供水工程286处,改造小型供水工程576处,惠及群众1394万人;96 个县(市、区)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7.2%;完成5597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和500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年度任务;农村地区新增清洁取暖153.7万户。

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共享。建立城乡间、校际间教育集团、联盟2046个,乡村学校覆盖率达33%,5个县(市、区)被教育部评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先行创建县;78家县医院全部达到国家医疗服务能力推荐标准,新增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65家;健全城乡养老服务网络,乡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超过85%;优化城乡基层治理,累计建成1818个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覆盖率达99.62%。

双向城镇化融合互促

突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推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和产业协同发展,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推进城市人才下乡。全省选派800名教师、447名科技工作者、500名医务工作者、285名文旅工作者到基层一线服务,选派500名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到省市对口单位开展挂职研修;遴选847名科技特派员,组建155个产业服务团,累计服务种植大户及农民10.6万人次;招录选调生1591人,全部安排到农村任职。

推进城乡土地集约利用。处置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85.05万亩,处置率居全国前列;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乡村振兴政策集成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等试点地区颁发宅基地使用权权属证书104万宗,认定和登记宅基地资格权78.6万户,流转宅基地10596宗,盘活闲置宅基地和住宅5691宗,退出宅基地6010宗,有偿使用宅基地5.68万宗。

加大财政金融支农力度。统筹安排乡村振兴重大专项资金515亿元,增长7.1%,带动全省统筹整合涉农资金970亿元;加强金融服务对接,通过金融辅导为437家农、林、牧、渔业企业解决融资63.91亿元,年末全省涉农贷款余额、普惠口径小微贷款余额分别达到3.7万亿、1.4万亿,增长13.16%、26.35%。

深化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创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形成制度成果113项,建设城乡融合发展典型项目568个;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17项,自然资源产权确权登记52笔,环境权益交易134笔、交易额1.1亿元。

关键词:
相关文章

最近更新
精彩推送